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数据挖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应用分析 收藏

基于数据挖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应用分析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a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odel by data mining

作     者:李磊 吴东良 李尚点 阎玥 史琦 李春雷 李友林 LI Lei;WU Dongliang;LI Shangdian;YAN Yue;SHI Qi;LI Chunlei;LI Youlin

作者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二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肺病慢性咳喘)中医药防治过敏性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BZ0321)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出 版 物:《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2年第32卷第7期

页      面:10-17页

学科分类: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904184) 

主  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动物模型 数据挖掘 

摘      要:目的 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动物模型的造模要素,为本模型的建立和评价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方法学参考和建议。方法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动物模型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搜索近十年相关文献(2011年1月~2021年7月),整理归纳模型中涉及的动物种别、造模方法与周期、检测指标、给药时间、阳性对照药及证候造模情况等内容,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76篇文献,COPD模型中应用最多的是SD大鼠(83次,47.16%)、Wistar大鼠(59次,33.52%)和C57小鼠(14次,7.95%),倾向于雄性(140次,79.55%);造模方式多选用烟雾暴露联合脂多糖(91次,52%)或单纯烟雾暴露(34次,19.43%),造模周期多为3个月内(147次,83.52%);检测最多的指标为肺组织病理(137次,24.82%)、肺功能(79次,14.31%)、一般状况(63次,11.41%)、肺泡灌洗液(56次,10.14%)等;在含有阳性对照药的46项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氨茶碱(7次),其次为地塞米松和固本咳喘片(各4次);18项涉及证候造模的研究中频次最高的是肺气虚证(8次)。结论 现有COPD模型多采用烟雾暴露联合脂多糖滴注或单纯烟雾暴露方法造模,选用SD/Wistar大鼠或C57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周期在3个月内,能够有效提升COPD造模的成功率,模型评价指标建议综合肺组织病理、肺功能、一般状况和肺泡灌洗液等结果。但目前仍缺乏对不同造模方式的比较以及造模所用具体参数的确立,有待进一步探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