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造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 收藏

中国造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dogenetic Metallic Deposits in Orogenic Belts in China and Their Metallogenic Processes

作     者:毛景文 李晓峰 李厚民 曲晓明 张长青 薛春纪 王志良 余金杰 张作衡 丰成友 王瑞廷 MAO Jingwen;LI Xiaofeng;LI Houmin;QU Xiaoming;ZHANG Changqing;XUE Chunji;WANG Zhiliang;YU Jinjie;ZHANG ZuoHeng;FENG Chengyou;WANG Ruiting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出 版 物:《地质学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5年第79卷第3期

页      面:342-37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1999043211和G1999043216) 地质调查项目(编号K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434011)资助的成果 

主  题:矿床类型 成矿过程 造山带 中国 碰撞造山过程 地球动力学演化 金属 内生 低温成矿域 扬子克拉通 卡林型金矿 地区分布 综合研究 青藏高原 拉分盆地 成矿特点 成矿规律 伸展盆地 大陆边缘 矿床形成 造山期 剪切带 东天山 

摘      要:中国是造山带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分布广泛。本文从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角度对中国造山带中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将造山带矿床分为碰撞造山型和俯冲造山型两种。前者进一步可分为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和后碰撞造山成矿。以青藏高原为例,又将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分为碰撞造山期成矿、松弛期(伸展)成矿、走滑拉分盆地成矿和剪切带扩容成矿。以西秦岭和东天山为例,剖析了后碰撞成矿特点、过程和成矿规律。在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发育有中国颇具特色的低温成矿域,包括广泛分布的卡林型金矿、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和玄武岩型铜矿,本文研究提出这些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大陆边缘造山带弧后伸展盆地。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