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隐私保护能力可调的节点定位协议 收藏

隐私保护能力可调的节点定位协议

Node Localization Protocol with Adjustable Privacy Protection Capability

作     者:陈岩 高振国 王海军 欧阳云 缑锦 Chen Yan;Gao Zhenguo;Wang Haijun;Ouyang Yun;Gou Jin

作者机构: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华侨大学)福建厦门361021 

出 版 物:《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Journal of Comput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年 卷 期:2022年第59卷第9期

页      面:2075-208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1[军事学] 1105[军事学-军队指挥学] 0839[工学-网络空间安全] 08[工学] 110505[军事学-密码学] 081201[工学-计算机系统结构] 110503[军事学-军事通信学] 0812[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671169,61972166) 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华侨大学)基金项目(201910) 

主  题:隐私保护求和 节点定位 隐私保护率 无线传感网络 隐私保护 

摘      要:在由锚节点和目标点组成的节点定位网络中,传统的隐私保护求和(privacy-preserving summation,PPS)算法要求所有参与通信的节点均生成并传输1组干扰矩阵,导致了非必要的通信开销.为打破该局限,提出了k型隐私保护求和(privacy-preserving summation with k,PPS-k)算法,随机指定k个节点生成和传输干扰矩阵,干扰矩阵的生成和传输过程可通过改变k值动态调整.PPS-k兼顾隐私保护能力与通信量限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之后,将PPS-k应用于具体的定位场景,提出对应的隐私保护节点定位协议.提出隐私保护率的概念,利用估计其他节点隐私信息所需要的额外方程数与隐私信息中未知量个数之比评估隐私保护能力.与传统的评估标准相比,消除了隐私信息维度对算法隐私保护性能评估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