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槭属植物药用亲缘关系探讨 收藏

槭属植物药用亲缘关系探讨

Evaluation of Pharmaco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for Acer L.

作     者:何春年 毕武 肖培根 HE Chun-nian;BI Wu;XIAO Pei-gen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 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3 湖南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01 

出 版 物:《中国现代中药》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2年第24卷第8期

页      面:1403-1414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9711-00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ZYYCXTD-D-202005) 

主  题:槭属 药用植物亲缘学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传统药用 亲缘关系 

摘      要:槭属(Acer L.)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中国是世界槭属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对其传统药用记载丰富。然而,该属植物的药用潜力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有效的利用。在对世界槭属植物传统药用记载整理的基础上,对该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化学成分和功效活性分别进行总结: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亲缘关系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槭属植物中约有38种、3亚种和1变种有较长历史的民间药用记载,且主要在东亚和北美地区使用,对骨关节系统、眼部和各种疼痛等疾病的治疗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化学成分报道超过350个,包括黄酮、鞣质、二芳基庚烷、苯丙素、三萜和甾体等类成分;药理活性主要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抗微生物、抗感染、抗糖尿病、刺激成骨细胞分化、保肝、调血脂、改善认知障碍、预防视网膜病变和调节肠道菌群等,其中抗氧化、抗肿瘤和抗感染活性得到的关注最多。利用药用植物亲缘学理论对其不同知识体系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讨论,初步阐释了槭属植物的药用亲缘关系,为槭属植物药用资源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