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效机制与物质基础重点研究室/陕西省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咸阳712046 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咸阳712083
出 版 物:《中药药理与临床》 (Pharmacolog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年 卷 期:2022年第38卷第4期
页 面:67-7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800401) 陕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1SF-368、2022SF-435、2022SF-207)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S202010716021)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9-YL13)
主 题:丹参 川芎 药对 动脉粥样硬化 蛋白激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摘 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丹参-川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TCMSP数据库筛选并收集丹参-川芎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标,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图,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丹参-川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作用靶标进行GO分类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UCSF CHIMER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选择最佳的结合靶点。通过细胞实验验证丹参-川芎药对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结果:从丹参-川芎中共得到72个候选活性成分,包括木犀草素、丹参酮IIA、二氢丹参内酯、杨梅酮、丹参新醌等,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潜在作用靶标67个,包括AKT1、IL6、VEGFA、MAPK1、TP53等,主要的信号通路有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炎症性肠病、NF-κB信号通路、脂肪细胞脂解的调节等信号通路。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丹参-川芎药对可减少巨噬细胞的泡沫化,降低AKT1、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抑制VEGFA的蛋白表达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结论:丹参-川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KT1、ERK1/2、VEGFA的蛋白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