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厌氧条件下希瓦氏菌腐殖质还原对偶氮还原的影响 收藏

厌氧条件下希瓦氏菌腐殖质还原对偶氮还原的影响

The effects of the humic substances on Azoreduction by Shewanella spp.

作     者:许志诚 洪义国 罗微 许玫英 孙国萍 郭俊 岑英华 XU Zhi-cheng;HONG Yi-guo;LUO Wei;XU Mei-ying;SUN Guo-ping;GUO Jun;CEN Ying-Hua

作者机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微生物学报》 (Acta Microbi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06年第46卷第4期

页      面:591-59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863计划"(2003AA2140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0009)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15017 05100365) 广东省科技项目(2004A30404002) 

主  题:希瓦氏菌 腐殖质还原 偶氮还原 电子传递 竞争抑制 

摘      要:以希瓦氏菌属的3个代表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厌氧条件下腐殖质的存在对偶氮还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个代表菌株在厌氧条件下都有高效的偶氮还原和腐殖质还原功能,1mmol/L偶氮染料在24h内完全脱色,并且偶氮还原与电子供体氧化存在着紧密的偶联关系。腐殖质物质模式物2-磺酸蒽醌AQS在小于1。2mmol/L条件下能显著加速偶氮还原,12h就完全脱色,3mmol/L时18h完全脱色。但当浓度大于3mmol/L时则对偶氮还原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另一腐殖质模式物2,6-双磺酸蒽醌AQDS其浓度在1—3mmol/L以内亦使脱色在12h内完成,4—6mmol/L时15h左右完成脱色。7—12mmol/L仍有一定的脱色促进作用,但随着浓度的提高,其促进作用也逐渐减弱。这说明腐殖质的确可以作为氧化还原中间体穿梭于电子供体与染料的偶氮双键之间促进偶氮还原。但当其浓度达到某一阈值时它就显出与偶氮键竞争电子的本质,从而使偶氮还原速率下降。原因在于他们的氧化还原电势的差异,导致细菌呼吸链的电子递体对腐殖质物质和偶氮键的亲和力不同,从而使不同腐殖质浓度对偶氮键还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