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绞股蓝地下部位总皂苷化学成分分析及降脂作用研究 收藏

绞股蓝地下部位总皂苷化学成分分析及降脂作用研究

Components and lipid-lowering effect of total saponins from underground part of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作     者:滕菲 李祥溦 李敏 范冬冬 朱晶晶 高慧敏 王智民 TENG Fei;LI Xiang-wei;LI Min;FAN Dong-dong;ZHU Jing-jing;GAO Hui-min;WANG Zhi-min

作者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700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药物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00 

出 版 物:《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年 卷 期:2022年第47卷第18期

页      面:5022-503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440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701901) 

主  题:绞股蓝 地下部位 总皂苷 降脂 

摘      要:该实验利用UPLC-Q-TOF-MS~E技术分析绞股蓝不同部位的皂苷成分,共鉴定46种皂苷成分,其中地下部位的皂苷种类比地上部位多26种,且多为三糖皂苷;利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研究绞股蓝地下部位总皂苷的降脂活性,为绞股蓝地下部位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9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地上总皂苷组,地下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饲喂高脂饲料6周,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判定造模是否成功。连续灌胃给药30 d后,观察状态,测定体质量、肝比重、TC、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总胆汁酸、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组织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情况。从结果看,地上部位总皂苷、地下部位总皂苷中、高剂量连续给药可治疗肝细胞脂肪变性,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TC、TG、LDL-C、ALT、AST、总胆红素、MDA、PPAR-γ水平,升高HDL-C、SOD水平,且随着给药剂量增大,趋势更加明显。因此,地下部位的绞股蓝总皂苷具有良好的降低血脂的药理作用,这为绞股蓝地下部位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