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胃癌患者... 收藏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联合诊断模型的优势

作     者:仓慧 高昳 刘兵团 刘鹏飞 夏挺松 

作者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消化内科江苏江阴214400 

出 版 物:《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Chinese Journal For Clinicians)

年 卷 期:2022年第50卷第9期

页      面:1047-1050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基  金:江苏省江阴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面上项目(S201708) 

主  题:净重新分类指数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胃癌 淋巴结转移 

摘      要:目的探讨运用净重新分类指数等多种方式检验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对胃癌淋巴结转移联合预测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27例胃癌患者,并收集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运用χ2检验、U检验探索术前NLR、PLR的血清学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单独和联合评价NLR和PLR对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此外,运用R语言进一步计算NLR和PLR联合检测的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进一步评价联合检测相对于单独指标对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的优越性。结果从胃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中可以发现,肿瘤大小(P0.05)、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及TNM分期(P0.05)与术前NLR和PLR的血清学表达均有相关性,远处转移仅与术前PLR血清学水平有关联;NLR和PLR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界值分别为2.45和161.09,NLR和PLR单独检测时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588和0.594,NLR和PLR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6。NLR与PLR两者相比的NRI为0.005,Z值为0.11(P=0.912),差异无显著性;相对于NLR,NLR和PLR联合预测的NRI为0.096,Z值为2.051(P=0.04),差异有显著性;相对于PLR,NLR和PLR联合预测的NRI为0.091,Z值为2.097(P=0.036),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前高NLR值的胃癌患者与其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密切相关。术前高PLR值的胃癌患者与其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等密切相关。术前NLR和PLR可以用来预测胃癌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NLR和PLR联合预测的能力相对于单独指标的预测能力有改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