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金山院区心内科福建省福州市350001 福建省立医院药学部 福建省立医院健康管理科
出 版 物:《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年 卷 期:2022年第20卷第8期
页 面:685-691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3515)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J011072) 福建省卫健委创新基金(2021CXA008) 福建省立医院“创双高”火石基金项目(2020HSJJ03)
主 题:心力衰竭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心血管死亡 预后
摘 要:目的探讨血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性纳入2015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福建省立医院金山院区心内科收治住院的258例心力衰竭患者和同期258例健康体检人群,入院后及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NLR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患者出院后随访,平均随访550(315,845)天,以心血管死亡作为终点事件,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法分析NLR与心血管死亡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比较NLR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人相比较,心力衰竭患者的NLR水平明显升高[lgNLR:(0.50±0.27)比(0.22±0.17),P0.001]。NLR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最佳截点值为2.355,敏感性为68.2%,特异性为84.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提示NLR升高为心衰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08,95%CI 1.521~2.921,P0.001)。对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钠、NT-proBNP及肌酐进一步调整后,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心力衰竭患者NLR与心血管死亡率之间呈“J形非线性效应关系。K-M生存分析发现,NLR升高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心血管死亡事件明显增加,其预后差(P=0.016)。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可能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升高预示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