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格氏栲幼苗叶绿素荧光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对种子散布位置的... 收藏

格氏栲幼苗叶绿素荧光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对种子散布位置的响应

Responses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accumulation of Castanopsis kawakamii seedlings to seed dispersal positions

作     者:朱静 金星 何中声 肖倩茹 陈佳嘉 邢聪 刘金福 沈彩霞 ZHU Jing;JIN Xing;HE Zhong-sheng;XIAO Qian-ru;CHEN Jia-jia;XING Cong;LIU Jin-fu;SHEN Cai-xia

作者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350002 生态与资源统计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服务站福建三明365000 

出 版 物:《应用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年 卷 期:2022年第33卷第8期

页      面:2129-213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7[农学-林学] 08[工学] 0829[工学-林业工程] 09[农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550,31770678)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01367) 福建省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018TG14-2)资助 

主  题:种子散布 格氏栲 叶绿素荧光参数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摘      要:植物种子从母树掉落形成土壤种子库时,凋落物或土壤是其最初接触的物理环境,种子所处位置(种子在凋落物上层、土壤表层或凋落物下层)影响了幼苗天然更新进程。模拟格氏栲种子在凋落物上层(种子下层铺垫2和4 cm凋落物)、土壤表层(无凋落物)及凋落物下层(种子上层覆盖2、4、6和8 cm凋落物)等3种不同散布位置,探讨种子散布位置对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散布位置的幼苗单位面积的叶氮含量与可溶性糖、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比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适宜凋落物覆盖(2和4 cm)的幼苗通过提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叶干物质含量和单位面积的叶氮含量和叶磷含量,降低比叶面积等的资源获取策略来实现自身快速生长需求。无凋落物和深层凋落物覆盖(6和8 cm)的幼苗采取高单位重量的叶氮含量和比叶面积,低叶干物质含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资源保守型策略以截获更多有效光资源,进而弥补深层凋落物带来的郁闭环境,降低幼苗因“碳饥饿而死亡的几率。下层铺垫凋落物的幼苗通过在叶片储藏淀粉,降低叶片光合组织消耗能量(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等维持幼苗生长。熵值法综合分析表明,浅层凋落物覆盖(2 cm)对格氏栲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未来可通过调节天然林凋落物层厚度以促进格氏栲幼苗生长与更新。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