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贵州喀斯特高地质背景区农产品Cd、Cu、Zn、Se、F含量特... 收藏

贵州喀斯特高地质背景区农产品Cd、Cu、Zn、Se、F含量特征及膳食暴露风险

Characteristics and dietary exposure risk of Cd, Cu, Zn, Se and F cont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karst high geological background areas in Guizhou Province

作     者:杨朝莲 张清海 卢勤辉 程建中 罗国飞 李大栓 YANG Chao-Lian;ZHANG Qing-Hai;LU Qin-Hui;CHENG Jian-Zhong;LUO Guo-Fei;LI Da-Shuan

作者机构: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环境污染与疾病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 

出 版 物:《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Journal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年 卷 期:2022年第13卷第15期

页      面:5008-5016页

学科分类:081704[工学-应用化学] 07[理学]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0302[理学-分析化学] 0703[理学-化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507、42167054) 贵州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项目(黔教合KY字014) 

主  题:高地质背景区 元素 农产品 相关性分析 暴露风险 

摘      要:目的 分析贵州高地质背景区的农产品多元素特征,并探讨农产品元素含量特征及暴露风险。方法 采集贵州高地质背景区农产品样品231份(大米83份、玉米133份、马铃薯15份),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样品镉(Cd)、铜(Cu)、锌(Zn)、硒(Se)和氟(F)的含量,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并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价。结果 根据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限量标准,元素Cd在大米、玉米、马铃薯样品中超标率分别为28.916%、25.564%、26.667%。元素F在玉米中含量最高达4.717 mg/kg。元素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马铃薯中Cd与Z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大米中Se与Zn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 Se与Cd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Cd与Cu、Zn、F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Zn与Cu呈显著正相关(P0.05);玉米中F与Cd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Zn、Cd与Cu、F与Z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玉米中F含量呈西高东低,Cd含量呈西低东高地理分布趋势。大米中Se含量较高的地区Cd含量相对较低,西北部地区大米Se含量较高,中东部地区Cd含量较高。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显示大米、玉米存在Cd暴露风险。结论 贵州喀斯特高地质背景区种植的农产品Cd、F污染风险问题突出,农产品中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元素的吸收,且食用该地区种植的玉米、大米有潜在的Cd暴露风险,本研究可为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合理农作物种植规划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