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中心广东广州510630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广东珠海519000
出 版 物:《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0年第26卷第11期
页 面:2164-216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T2*map成像技术诊断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可行性。方法青年志愿者40名(均无腰痛和腰椎部畸形、外伤、手术史),接受L1~S1椎间盘常规T2WI和T2*map扫描,生成T2*伪彩图(T2*map)。在L1/2~L5/S1的各个椎间盘髓核内放置5个感兴趣区(ROI),测量T2*值。分析并比较腰椎间盘内与盘间的髓核T2*值的差异。结果髓核内T2*值在同一椎间盘内的不同区域或在不同椎间盘平面内的对应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1/2和L2/3椎间盘后点ROI的T2*值明显增高,L4/5、L5/S1位于髓核中央的ROI的T2*值升高最明显(P〈0·05);T2*值在不同椎间盘平面内的对应区域,随解剖位置的降低而规律性递增(P〈0·05)。结论髓核T2*弛豫时间值的空间变化可能量化反映椎间盘退变早期髓核的生化状态。T2*map成像技术可以为诊断腰椎间盘早期退变提供影像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