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水产学报》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年 卷 期:2022年第46卷第9期
页 面:1721-1731页
核心收录:
基 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50)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9NZ08003) 福建省水产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2017FJSCZY01)
摘 要:为探究莆田近海孔烂病海带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健康海带(HT)、孔烂病海带(DT)、健康海带养殖区海水(HS)和孔烂病海带养殖区海水(DS)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利用冗余分析研究了海水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HT和DT样本的Ace、Shannon和Heip指数均具有显著差异,HS和DS样本的Ace和Shannon指数具有显著差异,Heip指数则无显著差异,各样本的微生物群落分区明显。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显示,盐单胞菌科在HT和DT样本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63%和49.01%,蓝细菌门在HS和DS样本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74.45%和3.89%,假交替单胞菌科在DS样本中的相对丰度为30.87%,在HS样本中却不足1%。环境因子关联分析显示,HS和DS样本中盐度和温度指标差异显著,对海水微生物群落变异的解释度分别为46.75%和42.42%。海水优势细菌群落中的蓝细菌与盐度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优势细菌群落中的黄杆菌科、红杆菌科、假交替单胞菌科和弧菌科与盐度呈负相关,与温度呈正相关。研究表明,孔烂病的发生可能与海带微生物中的盐单胞菌和海水微生物中的蓝细菌、假交替单胞菌有密切的联系,盐度和温度可能是导致海水微生物群落发生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