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高潜水位矿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实验室安徽淮南232001
出 版 物:《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2年第42卷第3期
页 面:54-64页
学科分类:081302[工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8[工学] 0813[工学-建筑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20YFC1908601)
摘 要: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合肥市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加,城市生活垃圾转运也成为政府与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社会要素、自然环境要素等方面6个指标,在AHP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建立垃圾中转站选址适宜性指标体系,同时结合时间序列下产量预测结果,提出垃圾中转站适宜建设区选址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高度适宜区域面积为959km^(2),“适宜区域面积为2492km^(2),“中适宜区域面积为2526km^(2)。预计2025a,庐阳、蜀山及包河区将会产生垃圾转运缺口。基于垃圾产生量预测与适宜性评价结果,庐阳区需新建1座大型垃圾中转站;蜀山区需新建1座大型垃圾中转站、2座中型垃圾中转站;包河区需新建1座大型垃圾中转站;同时需拆除4座垃圾中转站。精细化地确定了中心城区各行政区所需建设垃圾中转站数量与具体地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参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