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民族生态习惯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价值和途径 收藏

民族生态习惯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价值和途径

Ethnic Ecoloeical Customary Law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Theory,Value and Approach

作     者:尹仑 YIN Lun

作者机构: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 

出 版 物:《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

年 卷 期:2022年第14卷第5期

页      面:15-28,153页

学科分类:0304[法学-民族学] 03[法学] 030401[法学-民族学] 

基  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实践经验研究”(ZDZB201906) 2022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西南民族应对气候变化的传统生态知识研究”(2022cx04) 

主  题:民族生态习惯法 生物多样性公约 遗传资源 传统知识 获取和惠益分享 

摘      要:《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提出了有关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和惠益分享问题,同时指出传统习惯法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民族生态习惯法的概念、内涵和性质的梳理,可以看到:民族生态习惯法不仅是对通常理解的动植物进行保护的习惯法,而且还是对遗传资源进行有效分类、管理和促进的习惯法。借鉴民族生态习惯法建立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理解民族生态习惯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并在国家正式法律中得到承认和加强,最终可望实现民族生态习惯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建设中的主流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