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校思政课对话式教学法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收藏

高校思政课对话式教学法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The Generating Logic,Value Implication and Practice Path of the Conversational Teaching Method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作     者:谢伟光 王慎十 Xie Weiguang;Wang Shenshi

作者机构:鲁迅美术学院思政部辽宁大连116650 

出 版 物:《教育科学》 (Education Science)

年 卷 期:2022年第38卷第4期

页      面:52-5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505[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03[法学] 030501[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  金:2019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对话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及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L19BSZ052) 

主  题:思政课 对话 主体性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式教学法具有深刻的生成逻辑和丰富的价值意蕴,对讲好思政课具有重大意义。其生成逻辑表现为:在课程逻辑上,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决定其必然性;在教法逻辑上,独白式教学的单一性决定其必要性;在学情逻辑上,对象与学科的统一性决定其可能性。价值意蕴在于: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筑牢信仰之基;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锻造时代新人;实现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促进教学相长;实现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于无声处化人。实施对话式教学法的主要路径是:教——预设理论框架,加强引导总结;中介——设置良好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学——积极发言倾听,协同共建共享。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