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云南昆明650224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智库云南中心云南昆明65022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
出 版 物:《灾害学》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年 卷 期:2022年第37卷第3期
页 面:5-1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70601[理学-气象学] 08[工学] 0837[工学-安全科学与工程]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西南民族应对气候变化的传统生态知识研究”(2022cx04) 西南林业大学科研项目“云南三江并流地区气候人类学研究”(112127)
摘 要: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类社会逐渐意识到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威胁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种知识体系,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和灾害也不能只取决于现代科学技术,还需要重视传统知识。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相关的传统知识是当地社区代代相传的对气候灾害风险认识、应对和理解的观念、经验、技术和机制,包括信息、技术、机制、习俗和文化五个部分内容。按照气候灾害风险的过程,这一传统知识可以分为灾害发生前的预测、灾害发生中的应对、灾害发生后的恢复三个类型,在减少气候灾害风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实现传统知识在减少气候灾害风险中的主流化路径要首先从诠释到行动、再从行动到策略、最终从策略到政策,包括三个方面:传统知识和科学知识的连结;传统知识纳入减缓、适应的策略中;传统知识和气候政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