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恶性通胀的文学显形与民族国家的必要性--重读沙汀长篇小说《淘... 收藏

恶性通胀的文学显形与民族国家的必要性--重读沙汀长篇小说《淘金记》

作     者:廖海杰 

作者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401331 

出 版 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年 卷 期:2022年第8期

页      面:103-11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抗战大后方经济生活与文学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0CZW040)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淘金记》 沙汀 通货膨胀 战时经济生活 

摘      要:关注抗战时期蔓延大后方的恶性通货膨胀,显形这一现代经济灾难,是沙汀长篇小说《淘金记》未被注意到的独特之处。小说凝聚着战时经济生活中的生存体验,揭示了人退化为“经济人、丧失主体性的境遇,呈现出整体层面的反讽并带上一些现代主义色彩。在政治关切上,《淘金记》表现出对恶性通胀加剧独立王国状态、地方无法被整合进现代中国的嘲弄,而对经济困境中人人相互为敌的自然状态的展示,又从反面证明了通过革命建立真正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必要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