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亚造山带东段构造演化研究进展:前言 收藏

中亚造山带东段构造演化研究进展:前言

Recent progress i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s egment of Central Asia Orogenic Belt

作     者:陈井胜 刘正宏 刘永江 冯志强 张立东 汪岩 CHEN JingSheng;LIU ZhengHong;LIU YongJiang;FENG ZhiQiang;ZHANG LiDong;WANG Yan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沈阳110034 东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沈阳110034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高等研究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266100 太原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系太原030024 

出 版 物:《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2年第38卷第8期

页      面:2175-218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4[理学-构造地质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主  题:中亚造山带 地质演化历史 地质学者 变形作用 大陆动力学 亚洲大陆 变质作用 克拉通 

摘      要:作为显生宙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夹持在西伯利亚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塔里木古陆之间,其形成与古亚洲洋演化紧密相关。其在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中,经历了小洋盆俯冲作用导致的陆壳增生,多块体拼贴和后续变形作用造成的陆壳改造,以及随之伴生的多期次岩浆-变质作用。中亚造山带具多样的结构构造、物质组成,蕴藏大量的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保存了亚洲大陆古生代增生聚合和洋陆格局转变的重要信息,是中外地质学者探讨大陆动力学演化过程的重要研究对象。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