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CT三维重建影像的解剖学测量及其在单边双... 收藏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CT三维重建影像的解剖学测量及其在单边双通道内镜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lumbar spine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echnique

作     者:刘续文 朱斌 王其飞 钟华璋 陈磊 霍星 荆珏华 田大胜 Liu Xuwen;Zhu Bin;Wang Qifei;Zhong Huazhang;Chen Lei;Huo Xing;Jing Juehua;Tian Dasheng

作者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合肥230601 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合肥230601 

出 版 物:《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and Clinics)

年 卷 期:2022年第27卷第9期

页      面:608-613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6[医学-放射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72407) 

主  题:椎间盘移位 腰椎 三维成像 内镜 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摘      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CT三维重建影像解剖学特点及其在单边双通道内镜手术中的意义。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3~69(64.1±13.4)岁。病变节段:L2/31例,L_(4/5)18例,L_(5)/S_(1)23例,L_(3/4)合并L_(4/5)1例,L_(4/5)合并L_(5)/S_(1)6例。均采用单边双通道内镜辅助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术前患者均行腰椎CT扫描及三维容积重建,观察患者腰椎整体形态结构,使用放射工作站软件测量两侧椎板夹角、椎板宽度、关节突关节矢状化程度以及椎板下移程度,并进行腰椎节段间及侧别间比较。结果(1)棘突与两侧椎板呈“人字形平滑连接,两侧椎板向两侧弧形展开。两侧椎板夹角自L_(3)至L_(5)逐渐增大,分别为70°±11°、78°±12°和9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25,P0.05)。(4)椎板下移程度自L_(3)至L_(5)逐渐减小,分别为(6.8±2.1)、(5.1±2.3)和(2.4±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39,P0.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L_(3)到L_(5),两侧椎板夹角逐渐增大、椎板宽度逐渐增大、关节突关节逐渐由矢状化转变为冠状化、椎板下移程度逐渐减小。了解腰椎解剖的节段性变化有助于单边双通道内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椎板去除范围的确定、对关节突关节的保护以及椎间盘位置的确定。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