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律师身份的多模态符际建构 收藏

律师身份的多模态符际建构

Intermodal Construction of Lawyer Identity:Interaction between Linguistic and Non-linguistic Signs

作     者:赵海燕 王振华 ZHAO Haiyan;WANG Zhenhua

作者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大理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市闵行区200240 

出 版 物:《现代外语》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年 卷 期:2022年第45卷第5期

页      面:597-61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303[法学-社会学] 050102[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05[文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话语构建、翻译与传播研究”(17ZDA319)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多模态构建 律师身份 手势副语言 符际互动 

摘      要:多模态身份建构研究迄今未触及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间的符际机制。本文聚焦于语言与手势副语言的符号间性,采用外部观察法和语篇语义分析法,基于语言/手势复合交流系统,结合评价系统,提出律师身份符际建构的分析框架,用以分析律师如何使用语言和手势副语言建构身份。结果表明:律师运用语言和手势副语言在庭审中可以建构三种身份,即诉讼态度的表达者、诉讼立场的维护者和诉讼观点的强化者。本研究对律师身份的分析和定位具有现实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