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柔嫩艾美耳球虫二氢蝶酸合酶N377D突... 收藏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柔嫩艾美耳球虫二氢蝶酸合酶N377D突变

Detection of N377D mutation of dihydrosphenate synthase in Eimeria tenaci by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作     者:耿天天 王雅乐 罗莉妍 申邦 方瑞 胡敏 赵俊龙 周艳琴 GENG Tiantian;WANG Yale;LUO Liyan;SHEN Bang;FANG Rui;HU Min;ZHAO Junlong;ZHOU Yanqin

作者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 湖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 

出 版 物:《中国兽医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

年 卷 期:2022年第42卷第8期

页      面:1607-1611页

学科分类:090601[农学-基础兽医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畜禽重要病原耐药性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资助项目(2016YFD0501303) 

主  题:鸡球虫病 耐药性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 单核苷酸多态性 

摘      要:面对日益严重的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传统的耐药性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开发一种磺胺耐药柔嫩艾美耳球虫检测方法十分必要。本试验建立一种使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来准确区分柔嫩艾美耳球虫二氢蝶酸合酶(dihydropteroate synthase,DHPS)基因中的点突变(A1129G)的方法。对LAMP反应进行优化,发现在68℃,60 min时,反应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到最佳。此时,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40 fg,并对5种病原体显示出特异性。在检测的所有46个现场样品中,有43个为阳性结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