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心力衰竭现状和未来思考 收藏

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心力衰竭现状和未来思考

作     者:胡盛寿 

作者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北京100037 

出 版 物:《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Chinese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and Cardiomyopathy)

年 卷 期:2022年第6卷第2期

页      面:77-7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心室辅助装置 心原性休克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住院死亡率 医疗负担 急性心衰 心脏移植 肾功能不全 

摘      要:心力衰竭(心衰)是目前心血管疾病领域唯一呈增长趋势的疾病,全球范围内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医疗负担,对医疗保健系统产生重大影响[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成年人群心衰患病率为1%~2%,而70岁以上人群中可达10%以上,全球范围内有近2200万心衰患者[2]。我国人口基数大,成年心衰患者约有890万,患病率特点北方高于南方,男性多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3]。为改善症状和提高生存率,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类药物是早期心衰的首选内科治疗手段。由于现有药物靶点并未逆转心肌重构,仍有10%心衰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表现为生活质量差、反复住院和死亡率高的特点[4]。如发展为急性心衰、慢性心衰失代偿期或合并心原性休克,住院死亡率可高达50%[5]。心脏移植是心衰患者治疗的“金标准,但如合并肿瘤、肥胖、高龄、肾功能不全或肺动脉高压,每年有移植适应证患者是实际接受移植的3倍。由于供体来源的受限,候选移植心衰患者等待期间死亡率可达21.7%[6]。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VAD)是一种可代替衰竭心脏做功的机械设备,核心组件包括血泵、控制器、流入管和流出管,近20年来在心衰临床应用领域取得巨大进步,成为除心脏移植外治疗心衰最有效的手段[7]。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