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新能源技术创新对中国区域全要素生态效率的影响 收藏

新能源技术创新对中国区域全要素生态效率的影响

How Does New Energ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ffect Total Factor Ecological Efficiency:Evidence From China

作     者:李拓晨 石孖祎 韩冬日 LI Tuo-chen;SHI Zi-yi;HAN Dong-ri

作者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淄博255000 

出 版 物:《系统工程》 (Systems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22年第40卷第5期

页      面:1-17页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7AGL009) 

主  题:新能源技术创新 全要素生态效率 死亡之谷 空间杜宾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摘      要:以新能源技术创新驱动的能源系统性转型是实现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能源高质量发展与后疫情时期“绿色复苏三重新形势新要求下的重要支撑。本文利用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将基于改进能值法测算的生态足迹纳入全要素生态效率投入指标体系中,通过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新能源技术创新对于地区全要素生态效率的动态空间影响,进而分别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政策规划以及市场化水平为门槛变量,利用面板门槛模型探究新能源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态效率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空间相关性检验显示中国省际间生态效率与新能源技术创新活动均呈现出“高-高与“低-低型空间集聚特征;其次,空间计量结果显示新能源技术创新对于区域全要素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的“U型的空间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强于直接效应、长期影响强于短期影响;最后,门槛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新能源技术创新与区域全要素生态效率之间存在着以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政策规划、市场化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非线性关系。总体上,高经济发展水平区间、高能源政策规划区间以及高市场化水平区间为激发新能源技术创新有效推动区域全要素生态效率的最优区间。在对实证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本文提出了打造新能源技术创新科技园、促进能源技术开放式创新以及建立良好的新能源技术创新“小生境环境等相关建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