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碳钢中缺陷的脉冲红外热成像无损探伤(英文) 收藏

碳钢中缺陷的脉冲红外热成像无损探伤(英文)

Thermal pulse video thermography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the defects in carbon steel

作     者:薛书文 洪伟铭 祖小涛 XUE Shu-wen;HONG Wei-ming;ZU Xiao-tao

作者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四川成都610054 湛江师范学院物理系广东湛江524048 

出 版 物:《红外与激光工程》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年 卷 期:2005年第34卷第4期

页      面:446-44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0901[工学-物理电子学] 0809[工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080401[工学-精密仪器及机械] 0804[工学-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3[工学-光学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基金资助项目(10376006) 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资助项目(03-ZQ026-059) 

主  题:碳钢 红外热成像 无损探伤 

摘      要:由于碳钢材料在许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所以研究碳钢的无损探伤规律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探究碳钢在脉冲红外热成像无损探伤中的规律,特设计A、B两种标准试件,利用脉冲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两种标准碳钢试件中缺陷的大小和深度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测量近表(l1.8 mm)小缺陷的大小时,应选择在热脉冲作用后约0.3 s进行,此时测量误差比较小,并且对深度小的缺陷进行大小的测量要比深度较大的缺陷困难。对于深度较大的缺陷,只要红外热图像清晰,测量误差都比较小。测量缺陷深度时,当缺陷直径大于6 mm时,测量误差比较小。当缺陷直径小于6 mm时,误差比较大,甚至无法探测到缺陷。由于热扩散,测量缺陷的深度应选择在热脉冲作用后的短时间内进行,以保证红外热图像的清晰度,减小测量误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