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终末期肝病血管活性物抵抗发生机制与诊疗关系的争议和对策 收藏

终末期肝病血管活性物抵抗发生机制与诊疗关系的争议和对策

Vasoactive substance resistance mechanism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nd-stage liver diseases:Disputes and counter-measurement

作     者:刘建军 郑文凯 王江红 任燕军 刘研 赵利珍 LIU Jianjun;ZHENG Wenkai;WANG Jianghong;REN Yanjun;LIU Yan;ZHAO Lizhen

作者机构: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河北邯郸056001 

出 版 物:《临床肝胆病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年 卷 期:2022年第38卷第10期

页      面:2408-2411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终末期肝病 血管收缩药 血管舒张药 

摘      要:终末期肝病(ESLD)血管活性物(VS)抵抗是指患者对内、外源性VS反应性和心脏、血管兴奋性降低,周围循环功能障碍及诱发相关不良事件的现象。VS抵抗与ESLD相关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但仍存在较多争议问题,包括:(1)ESLD患者发生VS抵抗的原因和机制;(2)VS抵抗与ESLD多器官损伤的关系;(3)如何预防与缓解VS抵抗;(4)ESLD患者发生VS抵抗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问题等。本文就上述问题提出商榷,旨在探讨如何防止与缓解ESLD患者VS抵抗以及减少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