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 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出 版 物:《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年 卷 期:2022年第43卷第9期
页 面:12-2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基 金: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维度’的边境耕地多功能利用与国家战略农田划定研究——以广西边境地区为例”(42061043)
主 题:耕地利用综合效率 DEA-Malmquist模型 Tobit模型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边境地区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边境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文章通过构建耕地利用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及Tobit模型从动静两方面研究了中国陆地边境地区的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分区域影响因素。[结果](1) 2008—2018年中国陆地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经历“小幅下降—快速上升—稳步上升3个阶段,耕地利用综合效率高值区总体上呈“多点式向“带片状转变的态势,连片集聚度不断上升。(2)边境地区耕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波动幅度较大,由2008—2014年的“倒V型反转向2014—2018年的“V型增长过渡。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结果来看,西南边境地区西北边境地区东北边境地区,这与各片区发展的资源禀赋、区域定位等差异有关。(3)东北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劳动力,西北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有化肥施用量、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机械总动力,西南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影响因素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乡村户数、农林水利事务支出、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劳动力。[结论]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主导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应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耕地利用管控政策,有效促进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持续增长,维护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