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化和出血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收藏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化和出血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Imaging research progress of intraplaque vascularization and hemorrhage i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作     者:张露 马利军 苏宁 刘晓林 柴圣婷 Zhang Lu;Ma Lijun;Su Ning;Liu Xiaolin;Chai Shengting

作者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呼和浩特010110 包头市中心医院影像科包头014040 

出 版 物:《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Medicine and Nuclear Medicine)

年 卷 期:2022年第46卷第10期

页      面:635-639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主  题:颈动脉疾病 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 斑块内血管化 斑块内出血 超声 核磁共振 核医学 

摘      要:斑块内出血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斑块内出血的诊断对于颈动脉斑块患者的正确分期、治疗以及预防缺血性脑卒中至关重要。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评价斑块内出血的“金标准,但需要通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来收集组织样本。然而,影像检查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来检测斑块内出血。笔者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化和斑块内出血在超声、CT、MRI和核医学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