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及仿刺参生态容量评估 收藏

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及仿刺参生态容量评估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Energy Flow and Ecological Capacity of Apostichopus japonicus in the Furong Island Artificial Reef, Laizhou Bay

作     者:丁夏阳 孙昕 董建宇 詹启鹏 张宗航 张镇 申丰源 张沛东 张秀梅 DING Xiayang;SUN Xin;DONG Jianyu;ZHAN Qipeng;ZHANG Zonghang;ZHANG Zhen;SHEN Fengyuan;ZHANG Peidong;ZHANG Xiumei

作者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浙江舟山316022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237 

出 版 物:《渔业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Fishery Sciences)

年 卷 期:2023年第44卷第1期

页      面:13-2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0801[农学-水产养殖] 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908[农学-水产]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9YFD0901303)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C02047)共同资助 

主  题:芙蓉岛 人工鱼礁 Ecopath模型 生态容量 

摘      要:基于2019年莱州湾芙蓉岛人工鱼礁区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 6.6(EwE 6.6)软件构建了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系统分析了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和结构特征,估算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生态容量。Ecopath模型由16个功能组组成,基本涵盖了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结果发现,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000~3.978,其中,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处于最高营养级;生态系统总转换效率为10.6%,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转换效率为10.8%,来自碎屑的转换效率为10.1%;生态系统总流量为2 596.108 t/(km^(2)·a),其中44%来自碎屑;系统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1.454,连接指数为0.402,系统杂食指数为0.211,Finn’s循环指数和平均路径长度分别为8.860%和2.980。结果表明,芙蓉岛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成熟度和稳定性较低,食物网结构较简单。根据模型计算得出,仿刺参的生态容量为131 t/km^(2),是现存量的6.55倍,具有较大的增殖潜力。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