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年轻群体微信使用的隐私披露行为影响机制研究:隐私犬儒主义的中... 收藏

年轻群体微信使用的隐私披露行为影响机制研究:隐私犬儒主义的中介效应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Privacy Disclosure Behavior Used by Young People of WeChat: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rivacy Cynicism

作     者:李锦辉 颜晓鹏 张俊杰 周妍红 Li Jinhui;Yan Xiaopeng;Zhang Junjie;Zhou Yanhong

作者机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出 版 物:《新闻与传播评论》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Review)

年 卷 期:2023年第76卷第1期

页      面:87-101页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9ZDA332) 

主  题:隐私悖论 隐私犬儒主义 感知隐私风险 隐私披露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隐私问题的暴露更为普遍,这带来了一系列隐私侵权危机。在隐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隐私悖论逐渐成为常态。研究了探讨微信用户的隐私行为(隐私关注、意思披露意愿和隐私披露行为),引入隐私犬儒主义和感知隐私风险变量探讨在微信使用中的隐私行为。通过对305名大学生微信用户展开问卷调查,可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验证微信用户隐私披露的行为模型。研究发现,用户存在隐私关注,但隐私披露行为也并未减少;隐私犬儒主义在隐私关注和隐私披露意愿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果;用户的感知隐私风险会增加其对隐私问题的关注,但不会直接减少其隐私披露意愿和行为。研究结论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情境下的隐私犬儒主义和隐私悖论问题,并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断明确政策法规提供方向和指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