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创伤骨科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创伤骨科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作     者:宋磊 杜晓煌 陶海燕 胡黎黎 周强 

作者机构: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重庆400038 重庆市陆军军医大学科研学术处 重庆市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重庆市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重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 

出 版 物:《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Chinese Journal of Urban and Rural Enterprise Hygiene)

年 卷 期:2023年第38卷第1期

页      面:72-74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6[医学-放射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陆军军医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yjg B24) 

主  题:创伤骨科 医学博士研究生 影响因素 

摘      要:目的 为提升学生培养的质量,探究创伤骨科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1年9月培养的51名创伤骨科医学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从衡量指标与变化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年级的升高博士研究生成长隐性与学术成就显性会随之明显增高;不同的年龄段成长隐性、学术成就显性、培养类别上成长隐性,公开招考、直博生好于硕博连读生;生源地“985/211计划高校生成长隐性、学术成就显性好于“双非高校学生;培养方式上,国外短期学习明显好于国内培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探究创伤骨科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从年龄、本科学校、培养类别、培养方式、科研、学术环境等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因素对创伤骨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有影响,模型的解释度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3年来英语水平、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最为明显,学生的学位论文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这些指标对提升学生培养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 创伤骨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受学生年级、生源地、培养方式方法、导师交流、学术环境等影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