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赤芍单萜类成分研究 收藏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赤芍单萜类成分研究

Monoterpenoids from Paeoniae Radix Rubra based on UPLC-Q-TOF-MS

作     者:何潇 伍慧敏 熊乐乐 金红利 刘艳芳 沈爱金 梁鑫淼 HE Xiao;WU Hui-min;XIONG Le-le;JIN Hong-li;LIU Yan-fang;SHEN Ai-jin;LIANG Xin-miao

作者机构:江西省中药药效物质基础重点实验室赣江中药创新中心江西南昌33000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出 版 物:《中国中药杂志》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年 卷 期:2023年第48卷第4期

页      面:1005-101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2019年江西省双千计划项目(proj5202104236) 2020年江西省双千计划项目(CMSC52102) 

主  题:赤芍 UPLC-Q-TOF-MS 裂解规律 笼状蒎烷型单萜 

摘      要: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赤芍药材的单萜类化学成分进行定性研究。采用C18HD色谱柱(2.1 mm×100 mm,2.5μm),以0.1%甲酸水(A)-乙腈(B)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柱温30℃;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采集数据。应用Qualitative Analysis 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合对照品、裂解规律及文献质谱数据信息进行比对确认,从赤芍提取液中共鉴定出41个单萜类化合物,其中8个化合物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发现,其中1个推测为新化合物5″-O-甲基没食子酰芍药苷或其位置异构体。该方法实现了赤芍单萜类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定,为赤芍的质量控制及进一步的药效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的科学依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