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MRI示踪成像探讨隐球菌颅内感染大鼠脑细胞外间隙扩散变化 收藏

MRI示踪成像探讨隐球菌颅内感染大鼠脑细胞外间隙扩散变化

MRI tracer imaging explore the diffusion changes of brain extracellular space in a rat model of intracranial cryptococcal infection

作     者:王刚 努尔比耶姆·阿布力克木 赵晶晶 李嫣然 李锦 姜春晖 和清源 王伟 王俭 WANG Gang;NUERBIYEMU·Abulikemu;ZHAO Jingjing;LI Yanran;LI Jin;JIANG Chunhui;HE Qingyuan;WANG Wei;WANG Jian

作者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乌鲁木齐830011 西安宝石花长庆医院影像中心西安710000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磁共振设备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MR室佛山528000 

出 版 物:《磁共振成像》 (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年 卷 期:2023年第14卷第2期

页      面:103-10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07[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医学-临床医学]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编号:U1903121) 佛山市登峰计划(编号:2019C016) 

主  题:大鼠 新型隐球菌 中枢神经系统 脑细胞外间隙 示踪剂 信号强度 磁共振成像 

摘      要:目的应用MRI示踪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大鼠模型信号强度,探讨示踪剂在感染大鼠脑细胞外间隙扩散变化。材料与方法30只成年SD大鼠颅内原位接种A型新型隐球菌悬液建立感染模型,20只设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分别于造模后2、3、4周行MRI T2WI扫描,监测模型建立情况,建模成功大鼠纳入病例组。病例组和对照组大鼠颅内微穿刺注入10 mmol/L浓度的钆喷酸葡胺,于注射前(T_(0))及注射后15、45、90、120、180、240 min分别采集T1加权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T1 weighted imaging three dimensional magnetization prepared rapid acquisition gradient echo,T1WI 3D MP-RAGE)序列图像,动态观察示踪剂在两组大鼠脑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扩散特点。使用ITK-SNAP软件获取扫描图像最大层面信号强度统计量,以x^(-)±s表示,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标准差之间差异,取均数及标准差平均值与时间线性关系绘制时间-信号曲线,观察两组曲线形态及走行趋势,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样本均数差异,推测ECS扩散参数λ改变及其病理生理机制。结果至造模后4周,隐球菌颅内感染模型建立成功率为73.3%。两组大鼠示踪剂注射完成后15 min图像信号强度分布均数及标准差最大,且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示踪扫描各时间段信号强度均数及标准差服从正态分布,T_(0)、T_(15)、T_(45)、T_(90)、T_(120)、T_(180)、T_(240)时刻两组间均值差异P值分别为:0.019、0.048、0.150、0.878、0.845、0.603、0.819,标准差差异P值分别为:0.285、0.017、0.327、0.308、0.891、0.298、0.486。结论MRI T1WI 3D MP-RAGE信号强度参数可以揭示颅内新型隐球菌感染ECS引流变化,T_(15)时刻信号强度均值及标准差可辨别隐球菌颅内感染ECS改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