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白芍总苷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血清IgG_1和IgG_(2a)水... 收藏

白芍总苷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血清IgG_1和IgG_(2a)水平的影响

Effect of 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on serum levels of IgG_1 and IgG_(2a) in mouse model of periodontitis

作     者:潘倩茹 吕芳丽 宋宁 黄世光 PAN Qian-ru;L(U) Fang-li;SONG Ning;HUANG Shi-guang

作者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广东广州510632 中山大学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0 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科广东深圳518026 

出 版 物:《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physiology)

年 卷 期:2011年第27卷第8期

页      面:1462-146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0302[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07138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10151008901000006) 

主  题:牙周炎 模型 动物 抗体 白芍总苷 

摘      要: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分析TGP对牙周炎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清洁级12周龄雄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3组:(l)正常对照组;(2)牙周炎组:用浸有牙周致病菌的5-0丝线结扎小鼠左侧上颌第1磨牙牙颈部建立牙周炎模型;(3)TGP治疗组:同上法复制牙周炎模型,于建模后第5周开始用TGP灌胃。各组动物分别于建模后第4、6、8和10周处死,每组各时点处死动物数为5只。处死动物前测量牙龈指数(GI)和牙周附着丧失(AL);制作颊舌向牙体牙周组织联合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牙周组织学改变;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清IgG1和IgG2a水平。结果:(1)GI改变:牙周炎组GI在各个时点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GP治疗组GI水平从第6周起较牙周炎组显著下降(P0.05)。(2)AL改变:牙周炎组AL在各个时点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TGP治疗组(P0.05),TGP治疗组AL在6、8和10周时明显低于牙周炎组(P0.05)。(3)组织学改变:牙周炎组牙周炎症破坏明显;TGP治疗组的牙周组织炎症程度较牙周炎组明显减轻,且牙周组织出现明显的修复反应。(4)血清抗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牙周炎组血清IgG1水平明显下降,IgG2a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牙周炎组比较,TGP治疗组血清IgG1水平明显升高(P0.05),IgG2a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TGP可能通过降低牙周炎的Th1细胞反应及提高Th2细胞反应,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减轻牙周组织的炎症程度,对牙周炎发挥治疗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