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超声引导下后路与中路肋间神经阻滞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麻... 收藏

超声引导下后路与中路肋间神经阻滞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

Comparison of Anesthesia Effect of Posterior and Middle Intercostal Nerve Block Guided by Ultrasound in Early Breast Cancer Radical Surgery

作     者:李广田 李冬梅 邢延飞 徐申 仪新峰 LI Guangtian;LI Dongmei;XING Yanfei;XU Shen;YI Xinfeng

作者机构: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000 

出 版 物:《中外医学研究》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年 卷 期:2023年第21卷第4期

页      面:10-14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0217[医学-麻醉学] 10[医学] 

主  题:超声引导 后路 中路 肋间神经阻滞 乳腺癌根治术 

摘      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后路与中路肋间神经阻滞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早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两组均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术中均行超声引导下的肋间神经阻滞,对照组由中路进针,观察组由后路进针。对比两组的神经阻滞效果,并密切监测患者麻醉前(T_(0))、神经阻滞后3 min(T_(1))、阻滞后10 min(T_(2))、手术结束(T_(3))时的心率(HR)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统计两组神经阻滞完成时间、手术时间及麻醉维持时间,并观察两种麻醉方式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为98.04%(50/51),高于对照组的86.27%(44/51)(P0.05),T_(1)、T_(2)、T_(3)时,对照组的HR,SBP及DBP较高于T_(0)时(P0.05);T_(1)、T_(2)、T_(3)时,对照组的HR、SBP及DBP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神经阻滞完成时间及麻醉维持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超声引导下中路肋间神经阻滞比较,后路肋间神经阻滞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能够更好地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延长麻醉时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