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陆地壳锂铍迁移-循环过程与富集-成矿机制 收藏

大陆地壳锂铍迁移-循环过程与富集-成矿机制

Migration-circulation processes and enrichment-mineralization mechanism of lithium-beryllium elements in the continental crust

作     者:徐兴旺 翟明国 洪涛 马垠策 郭敬辉 XU XingWang;ZHAI MingGuo;HONG Tao;MA YinCe;GUO JingHui

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29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球动力学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珠海519000 

出 版 物:《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3年第39卷第3期

页      面:639-65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项目(4225020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重点部署项目(IGGCAS-201902)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802)联合资助 

主  题:大陆地壳 锂铍循环-成矿系统 迁移过程 富集机制 

摘      要:锂铍金属是世界关键金属资源,矿床类型多样,成矿作用发生在大陆地壳。但大陆地壳中锂铍元素的迁移-循环规律及不同锂铍矿床间的成因联系尚不清楚。本文系统地总结与梳理了大陆地壳结构与物质循环特征和不同类型锂铍金属矿床间的成因联系,提出大陆地壳锂铍循环-成矿系统的概念与模型,并将大陆地壳锂铍的迁移与循环划分为四个过程:变质过程、深熔过程、花岗岩浆过程、花岗质岩浆岩风化、淋滤与蚀变的浅-表生过程。沉积岩中锂铍元素在变质过程中可富集到一些变质矿物中,一些富锂铍黏土矿物也在变质过程转变成新的富锂铍变质矿物(如绿泥石、云母与堇青石);地壳深熔过程使得锂铍元素从变质矿物中释放出来并聚集在花岗岩浆中,麻粒岩相深熔(如黑云母脱水熔融与堇青石分解熔融)可能是锂铍大规模成矿的主要熔融方式;绝大多数锂铍矿床与花岗岩浆及其岩浆岩有关,是花岗岩浆与花岗质岩浆岩在不同演化阶段与不同方式富集成矿的结果;浅-表生过程对锂铍花岗岩-伟晶岩和流纹岩与流纹质凝灰岩的物理化学改造,可形成盐湖卤水型锂矿床、黏土型锂矿床以及各种次生锂铍矿床。变质过程中锂铍的迁移与富集机制,大型-超大型花岗岩-伟晶岩型锂铍矿床形成条件与关键控制因素等问题,是亟待研究与思考的科学问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