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深部煤矿井下采煤-充填空间优化布局方法 收藏

深部煤矿井下采煤-充填空间优化布局方法

Optimal layout 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backfilling space in deep mine

作     者:袁永 朱成 王文苗 陈忠顺 梁小康 YUAN Yong;ZHU Cheng;WANG Wenmiao;CHEN Zhongshun;LIANG Xiaokang

作者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广州510641 榆林汇森煤矿建设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冯家塔分公司陕西榆林719000 

出 版 物:《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23年第52卷第2期

页      面:286-29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901[工学-采矿工程] 0819[工学-矿业工程] 08[工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4294)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KLDCRM202205)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主  题:权重分析 参数动态调整 布局策略 布局决策模型 采充协调 

摘      要:针对深部采选充一体化矿井内采煤-充填空间协调布局问题,采用德尔菲-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采、充空间布局各因素的相对权重,推导得到了采、充空间布置参数与工艺参数的动态调整方程,模拟研究了适用于“控、防、留3类工程需求的采-充空间布局策略,构建了采-充空间优化布局决策模型.结果表明:选用采-充空间集中布置、局部密实充填方案时,地表沉陷控制与冲击地压防治效果最好;基于“以采定充、采充空间分散布置的限定条件,新巨龙煤矿井下需同时布置1303N-1,1304N两个充填面以满足伴生矸石就地消化需求,且整体充实率不应低于55%,同时,为确保留巷围岩稳定,巷旁加强充填带的充实率需达80%以上、宽度不得小于10 m.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