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香港岭南大学市场营销和国际商务系
出 版 物:《财贸经济》 (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年 卷 期:2013年第34卷第4期
页 面:89-97,11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基 金:香港RGC基金"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Market-seeking Chinese Multinationals"(LU340208)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重点学科建设育题基金(120016)
摘 要:中国已经成为对外投资大国但并非强国,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经营绩效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中国338家有国际化行为的企业进行调查,考察了这些企业的引进来经历(内向国际化模式)对走出去结果(外向国际化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引进来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走出去的效果:(1)资产内向国际化对外向国际化绩效有直接的正向效应;(2)非资产内向国际化对外向国际化绩效有直接的负向效应,以吸收能力为中介对外向国际化绩效有正向间接效应。这表明,如果企业采用非资产内向国际化,则一定要通过该模式学习知识,积累竞争优势,提高吸收能力,才能成功走出去;反之欲速则不达。如果企业采用资产内向国际化,则很难通过该模式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但借用该模式的杠杆作用可直接提高海外经营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