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肾内科重庆400042 广东医学院基础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湛江524023
出 版 物:《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07年第29卷第18期
页 面:1787-178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理学] 071007[理学-遗传学]
摘 要:目的对hNaDC1基因启动子序列转录调控元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构建hNaDC1基因5′侧翼序列系列缺失质粒,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hNaDC1基因5′侧翼区(-2232/+136)的转录调控元件与转录调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pGL3-hNaDC1A质粒的转录活性最高,为(2.98±0.45);pGL3-hNaDC1D的转录活性最低,为(0.45±0.14)。以pGL3-hNaDC1A质粒的转录活性为基准(100%),其他4种质粒相应的转录活性分别为:pGL3-hNaDC1B86.7%,pGL3-hNaDC1C89.4%,pGL3-hNaDC1D15.8%,pGL3-hNaDC1E61.2%。MatInspector5.0软件预测结果显示hNaDC1基因5′侧翼启动子序列共含有22个14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hNaDC1基因5′侧翼区-1084/-254和-12/+136区域可能存在有正性作用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