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警示作用 收藏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警示作用

Alarming 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neuroelect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in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作     者:贺晓生 李娜 梁景文 王彦刚 曹卫东 屈延 高大宽 姬西团 蒋晓帆 He Xiaosheng;Li Na;Liang Jingwen;Wang Yangang;Cao Weidong;Qu Yan;Gao Dakuan;Ji Xituan;Jiang Xiaofan;Li Bing;Fu Luoan;Zhang Xiang;Liu Weiping;Fei Zhou

作者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西安710032 

出 版 物:《中华医学杂志》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年 卷 期:2015年第95卷第21期

页      面:1651-165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主  题:神经电生理监测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摘      要:目的 探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警示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连续收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初诊为原发三叉神经痛并接受手术患者44例,经术中确诊为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41例接受***中监测患侧脑干诱发电位(BAEP)、眼和(或)口轮匝肌以及咬肌自发电反应,实时对术者警示报告,术者据此调整操作.结果 术中监测出现异常(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计23例(56.10%),累计77次(BAEP 27例次,三叉神经32例次,面神经18例次).出院时自诉面痛消失26例,缓解15例;面部麻木6例(伴听力减退2例).面痛消失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优于无监测对照组(P0.05).结论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术者实时警示,有助于保障MVD效果并减少手术并发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