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改良措施对退耕还草高寒人工草地群落组成及生产力的影响 收藏

改良措施对退耕还草高寒人工草地群落组成及生产力的影响

Effects of improving treatments 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productivity of sowed pasture in alpine area

作     者:董文斌 马玉寿 张德罡 董全民 盛丽 施建军 王彦龙 孙小弟 DONG Wen-bin;MA Yu-shou;ZHANG De-gang;DONG Quan-min;SHENG Li;SHI Jian-jun;WANG Yan-long;SUN Xiao-di

作者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16 

出 版 物:《草原与草坪》 (Grassland and Turf)

年 卷 期:2011年第31卷第2期

页      面:44-48页

学科分类:090503[农学-草业科学] 0909[农学-草学]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基  金: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8-N-1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074)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饲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示范项目(2008-S-1)资助 

主  题:退耕还草 群落组成 地上植物量 改良措施 

摘      要:通过对不同改良措施退耕还林(草)人工草地的群落组成、地上植物量及多样性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改良后第1年和第2年,2种改良的人工草地的优势种的优势度均高于对照样地,且重新建植人工草地分别较对照样地优势种高度提高了21.8%和32.6%,划破草皮+施肥人工草地分别较对照样地优势种高度提高了30.9%和46.8%,而未改良的对照样地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高于2种改良的人工草地。在改良第1年和第2年,重新建植人工草地分别较对照样地地上植物量提高了45.3%和41.4%,划破草皮+施肥人工草地分别较对照样地地上植物量提高了26.5%和28.7%,并且2种改良的人工草地的禾草比例均达到97%以上。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