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院骨科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032 解放军150中心医院河南省洛阳市471000
出 版 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年 卷 期:2016年第20卷第18期
页 面:2628-2633页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08[工学] 0836[工学-生物工程]
主 题:实验动物 神经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高能震动 瞬时震动 爆震伤 神经系统 损伤
摘 要:背景:高能震动易于损伤机体非空腔器官且损伤效应显著,但目前针对高能震动致伤过程的研究较少。目的:了解高能震动致伤后动物机体生理生化及病理改变。方法:将32只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4组,轻度震伤组、中度震伤组及重度震伤组分别实施700,1 000,2 100 m/s2的冲击震动,对照组为正常对照。于震后14 d内检测血清血清K+、Ca2+、Zn2+、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并进行脊髓及颅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与结论:震伤3组血清K+、Ca2+、Zn2+浓度呈现规律性变化,震后即时无明显变化,K+浓度于震后0.5 d降到最低,Ca2+浓度至震后1 d降到最低,Zn2+浓度于震后0.5 d或1d降到最低,此后均逐渐增加,至14 d时恢复正常水平;震伤3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均于震后0.5 d开始增加,于震后1 d达到最高值,此后均逐渐降低,至14 d时恢复至正常或偏高水平。震伤3组脊髓及颅脑均出现接触部位及对冲部位的出血点,震后即时处死时出血程度较14 d时明显,脊髓及颅脑损伤部位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