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贵州师范大学荞麦产业技术研究中心贵阳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阳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1
出 版 物:《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3年第54卷第3期
页 面:8-16页
核心收录: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001300,2019YFD1001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60489)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荞麦育种岗位科学家专项资金资助(CARS-07-A5) 贵州师范大学2017年度学术新苗培养及创新探索专项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5726-19)
主 题:苦荞 重组自交系 果壳率 产量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摘 要:为选育薄壳高产苦荞品种,探究苦荞果壳率和产量相关性状遗传变异,筛选低果壳率高产苦荞株系,利用“翅米荞×晋荞麦2号衍生的重组自交系(CJ-RILs)群体,开展株高、主茎分枝数、千粒重、果仁重、果壳重、果壳率及产量等7个性状变异、相关性、方差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晋荞麦2号千粒重、果壳重和果壳率均极显著高于“翅米荞。CJ-RILs群体各调查性状均表现为连续变异,存在明显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其中产量变异系数最大(41.98%),其次是果壳重(33.82%),再者是果壳率(22.95%),株高变异系数最小(11.18%)。产量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茎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壳率、千粒重、果仁重、果壳重4个性状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非米荞型株系果壳率、千粒重、果仁重、果壳重均显著高于米荞型株系;米荞带翅型株系果仁重显著高于米荞无翅型株系。在欧氏距离为16.43~18.84处,185个株系和亲本被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C4类群包含50个米荞型株系,果壳率均值显著低于其他类型,产量也较高,可作为高产且低果壳率苦荞品种选育的推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