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数字技术时代拜物教批判及扬弃 收藏

数字技术时代拜物教批判及扬弃

Fetishism Criticism in the Era of Digital Technology:Form,Formation Mechanism and Abandoned Roads

作     者:朱春艳 王卓伦 ZHU Chun-yan;WANG Zhuo-lun

作者机构: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辽宁沈阳110619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619 

出 版 物:《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3年第3期

页      面:12-22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工匠精神的科学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21ZDA020) 2022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下数字劳动悖论的生成机理与消解路径研究”(L22AZX001)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社会育人功能研究”(JG21EB074)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数字拜物教 数字资本化 国家治理 

摘      要: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并在资本控制下渗入社会各个领域,在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数字拜物教现象。数据和数字技术商品化、资本化成为新的物神,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形成人类生存的“场域,导致人的虚拟数字身份与现实身份相混淆以及社会关系呈现出数字化的状态。数字拜物教内化了数字技术资本化的政治取向,内含了数字技术调用社会资源形成宗教场域的感性逻辑,内蕴的数字资本新剥削形式深化了社会的技术性贫困。要通过技术发展、制度治理和价值文化三个层面共同发力,才能扬弃数字拜物教,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