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痔瘘熏洗剂治疗痔疮的作用机制研究 收藏

痔瘘熏洗剂治疗痔疮的作用机制研究

Study on Mechanism of Zhilou Lotion in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作     者:宋国阳 李斐然 王富江 汪斌 葛海涛 SONG Guoyang;LI Feiran;WANG Fujiang;WANG Bin;GE Haitao

作者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江苏苏中药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药室江苏南京210009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药理科江苏南京210029 

出 版 物:《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hinese Medicines)

年 卷 期:2023年第37卷第2期

页      面:40-46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校企联合项目(XZR2020099) 

主  题:痔瘘熏洗剂 痔疮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摘      要:目的探讨痔瘘熏洗剂治疗痔疮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收集痔瘘熏洗剂的活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活性成分靶点,OMIM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和TTD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后,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及“成分-潜在靶点网络筛选核心靶点与核心成分,采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筛选治疗相关通路,预测痔瘘熏洗剂治疗痔疮的作用机制,并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构建大鼠肛周肿胀模型,给予痔瘘熏洗剂或金玄痔科熏洗散进行治疗,以大鼠肛周肿胀面积及HE染色综合评价药效,免疫组化法检测疾病相关靶点TNF-α、MMP9的表达。结果痔瘘熏洗剂筛选出大黄酚、没食子酸、高车前素等7种核心成分,以TNF-α、MMP9、IL-6、VEGFA为主的13种核心靶点以及5条相关信号通路涉及PI3K-Akt、TNF、IL-17、HIF-1、MAPK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痔瘘熏洗剂5种核心成分与TNF-α、MMP9、IL-6、VEGFA靶点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痔瘘熏洗剂组大鼠肛周肿胀面积明显降低(P0.01),直肠组织病理性水肿、充血相应减轻,且TNF-α、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痔瘘熏洗剂可通过下调TNF-α、MMP9水平,消除充血、水肿,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