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药蜀葵茎叶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5-脂氧合酶活... 收藏

药蜀葵茎叶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5-脂氧合酶活性研究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arial part of Althaea officinalis and their inhibition activities in vitro toward α-glucosidase and 5-lipoxygenase

作     者:薛涛涛 唐志书 段金廒 阮凯华 杨远贵 宋忠兴 许洪波 XUE Tao-tao;TANG Zhi-shu;DUAN Jin-ao;RUAN Kai-hua;YANG Yuan-gui;SONG Zhong-xing;XU Hong-bo

作者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秦药特色资源研究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陕西省中药产业研究院陕西咸阳712083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方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京210023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700 

出 版 物:《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 卷 期:2023年第54卷第10期

页      面:3060-307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6KTTSSF01-06-01)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项目(2020KJXX-069)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基金项目(CARS-21) 

主  题:药蜀葵 黄酮 α-葡萄糖苷酶 5-脂氧合酶 反式银椴苷 望春花黄酮醇苷 田蓟苷 

摘      要:目的对锦葵科蜀葵属植物药蜀葵Althaea officinalis茎叶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5-脂氧合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运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MCI凝胶、Sephadex LH-20以及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测定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5-脂氧合酶体外抑制活性,评价化合物的降血糖和抗炎作用。结果从药蜀葵茎叶中共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腺苷(1)、4-羟基-2,6二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苄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3)、赤藓醇(4)、5-羟甲基-2-呋喃甲醛(5)、1-[5-(hydroxymethyl)furan-2-yl]ethenone(6)、黑麦草内酯(7)、isololiolide(8)、4-羟基苯甲醛(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0)、催吐萝芙木醇(11)、(6S,7Z,9R)-roseoside(12)、二氢芥子醇(13)、3-(3,4,5-trimethoxyphenyl)propan-1-ol(14)、dihydrodehydrodiconifenyl alcohol(15)、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苷(16)、紫云英苷(17)、反式银椴苷(18)、望春花黄酮醇苷(19)、apigenin7-O-(6’’-trans-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ide)(20)、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1)、田蓟苷(22)、芒柄花素7-葡萄糖苷(23)、acacetin 7-O-(6’’-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ide(24)。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8、19、24对α-葡萄糖苷酶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_(50))为(12.2±1.3)、(2.8±0.6)、(31.1±3.9)μmol/L;化合物18、24对5-脂氧合酶的IC50为(34.76±4.3)、(25.37±2.4)μmol/L。结论化合物1~16、18~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发现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18、19、24)和5-脂氧合酶(18、24)作用,表明其具有潜在的降血糖活性和抗炎活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