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Li_(2)ZrO_(3)原位包覆提升LiNi_(0.6)C... 收藏

Li_(2)ZrO_(3)原位包覆提升LiNi_(0.6)Co_(0.2)Mn_(0.2)O_(2)三元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Improvement of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Ni_(0.6)Co_(0.2)Mn_(0.2)O_(2) ternary material by Li_(2)ZrO_(3) in-situ coating

作     者:张家祥 田小龙 李西安 ZHANG Jiaxiang;TIAN Xiaoong;LI Xi’an

作者机构:河南省轨道交通智能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18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18 

出 版 物:《电源技术》 (Chines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年 卷 期:2023年第47卷第7期

页      面:861-865页

学科分类:0808[工学-电气工程] 08[工学] 

主  题:锂离子电池 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 单晶结构 Li_(2)ZrO_(3)原位包覆 

摘      要:高镍三元LiNi_(0.6)Co_(0.2)Mn_(0.2)O_(2)(NCM60)因其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以及能量密度,是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由于较为严重的结构/界面恶化现象(如微裂纹,界面副反应等),NCM60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循环寿命受到严重的限制。采用单晶化策略,成功合成出了微米级单晶NCM60正极材料;并以Ni_(0.6)Co_(0.2)Mn_(0.2)(OH)_(2)前驱体为基体,采用预包覆和共锂化的方法,在单晶正极材料NCM60表面均匀包覆Li_(2)ZrO_(3)快离子导体层。一方面,表面均匀包覆Li_(2)ZrO_(3)层改善了材料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扩散动力学,有助于降低电极极化程度;另一方面,Li_(2)ZrO_(3)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通过与NCM60材料紧密结合,提高材料机械稳定性,有效抑制微裂纹的产生并减轻界面副反应程度。正如预期,适量Li_(2)ZrO_(3)改性的材料(LZO@NCM60)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 C(170 mA/g)电流密度,2.95~4.6 V电压范围内循环150次后仍有158.5 mAh/g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高达86.7%。深入研究了表面修饰对材料界面机制的影响,对下一代高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