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华北东部石炭纪-二叠纪沉积充填过程及其对物源区构造演化的响应 收藏

华北东部石炭纪-二叠纪沉积充填过程及其对物源区构造演化的响应

Carboniferous-Permian sedimentary filling process in eastern North China and its response to tectonic evolution of provenance area

作     者:马帅 王永诗 王学军 陈世悦 景安语 田雯 信延芳 MA Shuai;WANG Yongshi;WANG Xuejun;CHEN Shiyue;JING Anyu;TIAN Wen;XIN Yanfang

作者机构: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东营25700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出 版 物:《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

年 卷 期:2023年第30卷第4期

页      面:1-2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基  金: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济阳坳陷中-古生界潜山储层成因机制与分布预测”(P19015-2) 胜利石油管理局博士后科研课题“济阳探区下古生界沉积环境及岩相古地理研究”(YKB2101) 

主  题:石炭纪—二叠纪 沉积充填 物源区 构造演化 华北东部 

摘      要:受古亚洲洋俯冲、闭合及华北板块北缘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碰撞作用的影响,内蒙古隆起在石炭纪—二叠纪发生了重要的构造隆升,控制着华北东部沉积盆地的形成发展与充填演化,并成为沉积盆地的物源区。通过对3条野外地质剖面及盆地覆盖区大量钻井岩心开展岩石学、矿物学、沉积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对华北东部石炭系—二叠系进行详细的沉积体系研究及物源区构造演化分析。结果表明:华北东部石炭纪—二叠纪沉积盆地的古地理环境经历了陆表海—海陆过渡—陆相的演化过程,从早到晚依次发育台地-堡岛复合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及河流沉积体系,沉积相类型包括碳酸盐岩台地、潮坪、潟湖、障壁岛、三角洲、曲流河及辫状河等。砂岩碎屑颗粒成分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物源区具有活动大陆边缘再旋回造山带及岛弧双重性质,母岩岩石组合为早古生代富燧石条带碳酸盐岩与中-新元古代碎屑岩、浅变质岩等先期沉积盖层,以及晚古生代岛弧火山岩、深成侵入岩和基底变质岩。华北东部石炭纪—二叠纪盆地沉降和充填速率、沉积演化过程以及碎屑岩颗粒组分变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充分响应了物源区随造山带在本溪组沉积时期—太原组沉积时期受持续洋-陆俯冲作用及陆缘岛弧的形成发生陆内隆升、山西组沉积时期—下石盒子组沉积时期古亚洲洋逐渐闭合及板块陆-陆碰撞导致物源区隆升加剧并伴有褶皱冲断、上石盒子组沉积时期进入板块强烈陆-陆碰撞及全面造山的构造演化过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