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100044
出 版 物:《历史教学问题》 (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年 卷 期:2023年第3期
页 面:82-89,213页
学科分类:03[法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60304[历史学-世界地区 国别史] 030206[法学-国际政治] 06[历史学] 0603[历史学-世界史]
摘 要: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经历了“人民概念民族化的过程。在浪漫主义的主导下,“人民概念被赋予民族文化内涵,落实为一种语言的、历史的文化有机体,并被填塞进了狭隘的民族优越感。赫尔德和费希特有关“人民(Volk)和“民族(Nation)的思想构成了这一观念的主要论旨。通过浪漫主义在理论上的重新解释,普遍的世界主义转向特殊的民族中心主义,个人主义转向集体主义,亦确立了语言和种族之统合的民族定义,从而为德国激进民族主义提供了基础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