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扬州大学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
出 版 物:《安徽农业科学》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3年第51卷第17期
页 面:182-186,189页
学科分类:082804[工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08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1615,31701355,3187285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国家博士后基金(2016M600448,2018T110560)
摘 要:高光谱因其通道多、数据量大、信息丰富等特点,在小麦农学参数估测方面被广泛应用。对小麦生物量和植被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7种植被指数中在拔节期、孕穗期和全生育期与生物量达到显著相关水平的植被指数各有16种;拔节期DVI和RDVI指数相关性最高,r均为0.784;孕穗期GNDVI指数相关性最高,r为0.766;全生育期WI指数相关性最高,r为-0.799;与开花期生物量达到显著相关的植被指数有8种,WBI指数相关性最高,r为-0.642。分别利用各时期与生物量达到显著相关的植被指数构建生物量PLSR估测模型,模型的验证R2和建模R2均是全生育期最高,分别为0.85和0.93,其次是孕穗期、拔节期、开花期。建模RMSE最低的是孕穗期,为461.74 kg/hm^(2),验证RMSE最低的是拔节期为354.92 kg/hm^(2)。建模和验证R2提升最大的是全生育期,提升了0.11;RMSE下降最多的同样是全生育期,下降了298.93 kg/hm^(2)。总体来看,利用全生育期数据构建生物量估测模型精度最优。该研究所构建的小麦生物量预测模型可为田间作物长势监测以及农业管理决策提供有效参考。